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骇人听闻”详细解释

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兼语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言行、事件等怪诞或严重,因而引起不好的反应。

今义:后用“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怪诞、诡异的言行。

骇:惊惧。
人:​泛指“人们”或“人们中的某些人”。
听:用耳朵接受声音。
闻:​“听到”或“知道”,作为动词,表示听到某种消息或故事。

# 易错

①注意“骇人听闻”的“骇”左边是“马”。②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提示

含惊惧意。

# 例句

1、那个地区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导致多人伤亡,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2、他讲述了在深海探险中遇到的骇人听闻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毛骨悚然。
3、新闻报道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知名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

# 成语故事

隋初,有个名叫王劭的人,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著作郎”。可王邵却不专心从事“著作”,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拍马奉迎、搞歪门邪道上面。有一次,他谎报某处发现一只神龟,龟腹有“天下杨兴”四个字。以此博取皇帝的欢心。他就靠这种花言巧语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官职,先后一共做官二十年之久。

# 近义词

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骇人视听
骇人闻见
触目惊心
骇人闻听

# 反义词

不足为奇
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

# 同义异形

骇人闻听
骇人视听
骇人闻见

# 出处

(劭)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唐魏征等《隋书·王劭传》六九

# 引证

1、(廓然谓余日)公以法眼之玄悟,尚未为知石头之论骇人视听。

宋释德洪《石门文字禅·二四·记西湖夜语》

2、奇贪异秽,骇人听闻。

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下

3、和日寇的血腥蹂躏的同时,也发生了几件骇人听闻的奇事。

当代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

4、〔吴贤〕忽一日仰天而叹,说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道人生天地间,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儿,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无之人,有何用处?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

5、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闻听,坏人心术。

南宋朱熹《答詹帅书》

6、至于迁省之说、龙卵之说、黄河之患六十年一次之说,皆足以骇人听闻,亦非臣之所敢知也。

明张永明《预杜河患疏》

7、前两天,荷生寄来痴珠诗文集副本,诗倒罢了,那文集中议论,都骇人听闻得很。

清魏秀仁《花月痕》四六回

8、赵金铭既然是有名的“大哨儿”,他总把事情说得骇人听闻,他说我得了感冒,当村干部的,实在过意不去。

当代孙犁《家庭》

9、这样的骇人听闻的悲剧,啼笑皆非的趣剧,我们听得还少吗?就是你们,哪个说不出几件来?

现代马识途《夜谭十记·禁烟记》

10、在美国南部的十一个洲,集居着美国黑人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在那里,美国黑人所受到的歧视和迫害,是特别骇人听闻的。

现代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美帝国主义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