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表示观察到的部分虽非事物的全貌,也还见其大略。
比喻: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献之]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王献之《晋书·王献之传》
1、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2、有关夏朝国家政权的资料甚少,虽属管中窥豹,但据此仍可知夏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
现代胡晓林《新编中国远古暨三代史(上册) 》
3、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
唐归仁《悼罗隐》诗
4、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5、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宋陆游《江亭》
6、管中窥豹,虽不见斑,自凭花眼,妄自把玩。盖托芹曝燕石类耳,不敢闻诸大庭。
明魏良弼《与欧南野》
7、总角涂鸦弄笔狂,管中窥豹莫评量。
清刘墉《学书偶成三十首》诗之三〇
8、内容如何,只有百年后的我们的曾孙或玄孙们知道罢了,但幸而在《现代评论增刊》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我们竟还能‘管中窥豹’似的,略见这一部新书的大概。
现代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