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赤地千里”详细解释

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赤:空。
地:指土地、地面。
千:数目,十个一百。
里:市制长度单位。

# 例句

1、连续的干旱导致农作物枯死,田野上赤地千里,农民们焦急地等待着雨水的降临。
2、战争过后,战火蹂躏过的土地变得荒芜一片,赤地千里,令人痛心。
3、那年夏天,异常的高温天气使得河流干涸,大地龟裂,赤地千里,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炙热的阳光所吞噬。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灵公到晋国去途中夜宿濮水上游,夜半听到神秘琴声,他命乐官师涓记录下来,会见时给晋平公演奏。晋国乐官师旷说这是亡国之音,晋平公还意犹未尽。第二次演奏时大风大雨相随,后来发生大旱,三年之内造成赤地千里。

# 近义词

寸草不生
千疮百孔
满目疮痍
疮痍满目
哀鸿遍野
民生凋敝
不毛之地
不食之地

# 反义词

沃野千里
膏腴之地
郁郁葱葱
蓊蓊郁郁

# 出处

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 引证

1、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

汉王充《论衡·语增》

2、齐巧那两年,山东、河南接连决口,京津一带,赤地千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

3、近几年各地的天灾,有时大旱数月,有时飞蝗蔽天,弄得赤地千里,断绝人烟。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三章

4、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

5、康熙二十一年,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灾》

6、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东汉班固《汉书·夏侯胜传》

7、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8、乃自去冬时雪不降,今春大旱,赤地千里,天威震动,以戒朕躬。

宋范镇《东斋记事》辑遗

9、适值东京大旱,赤地千里。仁宗天子降旨,特于内庭修建七日黄罗大醮,为万民祈雨。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