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来者不拒”详细解释

来者不拒 【lái zhě bù jù】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对前来求教的人一概不拒绝。指听其自然,不加限制。

古义:原指孟子对学生的态度是去的不追问,来的不拒绝。

今义:后指对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一概不拒绝。

来: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者: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拒:拒绝。

# 例句

1、他的性格十分开放,对于新朋友总是来者不拒,很快就融入了新的社交圈子。
2、这家餐厅的菜品口味多样,无论是喜欢辣的还是清淡的,都是来者不拒,让每位客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 成语故事

有次孟子到滕国去, 滕君请他住在上官。管守上宫的人有双鞋子丢失了, 到处找也没有找到, 就疑心到跟随孟子来滕国的人的头上。孟子说:“你以为我的那些学生是专为偷鞋而来的吗?”那个管守的人说:“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不过你先生呢, 设科教人接受学生, 向来是: 既不追问他从前的行为, 凡有要来学的也一概都不拒绝, 只要他存有求道的愿望, 便收他为学生了。”

# 近义词

有求必应

# 反义词

闭门不纳
拒人千里
拒之门外

# 出处

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春秋孟子《孟子·尽心下》

# 引证

1、於戏,阳公有博厚恢弘之德,能并容善伪,来者不拒。

唐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2、他住鬼谷,也不计年数。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

3、不论士兵、伤兵、工人、学生、妇女、儿童、难民的工作,我们总是抱着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态度。

现代丁玲《西安杂谈》

4、周娘子,老夫开的是义学。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明范受益《寻亲记·就教》

5、若是有人要给我照相,只要不嫌老丑,我是来者不拒。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照相》

6、公有博厚恢弘之德,能并容善伪,来者不拒。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三四·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7、我们饥饿的肚皮是来者不拒,盛情与酒肉一起下肚。

当代西虎、苍狼《水问:中国西部江河巡礼》

8、内中就有许多在广东犯了事,不能容身的,走到香港去投奔他,他也来者不拒。

近代吴趼人《发财秘诀》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