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 【juǎn tǔ chóng lái】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失败后集中所有力量又猛扑过来。
比喻:比喻失败以后又重新恢复势力。也比喻消失了的人或事物重新出现。
# 例句
1、尽管上次创业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总结经验,准备卷土重来,再次创业。
2、敌军虽然暂时撤退,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 成语故事
用以说明失败之后,又恢复往日的规模。一方面,它鼓励人的志气,鼓励人创造事业的雄心,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这是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专事损害、侵犯别人的作为,虽也可用“卷土重来”来形容,但却是一种为世人所憎恨、不齿的行为。
此典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楚汉相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很动人的故事。楚王项羽起初率领的士兵,是他和叔叔项梁在吴中一带组织起来的八千人。这八千人中很多是项梁和项羽的好朋友,他们都骁勇善战。项羽就用这八千精兵作为基础,逐渐壮大成为一支强大的队伍。后来项羽从胜利转入失败,在困境中突破刘邦垓下兵围,往南逃到乌江,后面跟着几千名追兵,而他手下只剩二十八人。这时,乌江亭长撑着一只船靠近岸边,对项羽说:“长江以东的地方虽然比较小,但土地有一千里,人口几十万,还可以在那里称王。现在只有我一人有一只船,请您赶快上来渡过江去,即使汉军追来,也是没法过江的。”但项羽没有接受他的好意,笑着说:“天欲亡我,我还过江做什么?而且当初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至西,如今没一个人活着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再尊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他们即使嘴里不说什么,我心里难道就不觉得愧疚惭愧吗?”说完,他拔剑自刎而死。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次走到项羽自杀的地方,想起项羽和那八千精兵的英勇和失败,感慨万分,就在乌江亭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出处
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诗
# 引证
1、孤臣垂死愈心伤,卷土重来岂望还。
宋诸葛梦宇《海边僧寺绝笔》诗
2、名王犹记旧中华,卷土重来报已賖。
清钱维城《客有谈天水遗闻者感而赋之》诗
3、丢了“天下”呢,他至多不过仍旧赤手空拳,并没有损失了自己的什么,所以准备卷土重来。
现代巴金《四世同堂》五三
4、那么诸君要究竟如何信仰呢?是要相信我们革命,纵然一时失败,还是可以卷土重来。
近代孙中山《革命能得最后之成功》
5、逆奄伏诛,忠死之家哀荣已备,而导之典狱者阮大铖、傅櫆,方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子一刺血上书,申复雔之义。
清黄宗羲《南雷文案三刻·撰杖集·魏子一墓志铭》
6、昔年长江之役,虽败犹荣,已足流芳百世;若卷土重来,岂直汾阳、临淮,不足专美,即钱镠、窦融,亦不足并架矣。
明张煌言《张苍水集·一·上延平王书》
7、虽说现在已经有了卷土重来的希望,他仍然不免有点怅怅。
现代茅盾《子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