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隐蔽形迹,不露真相。
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严张之风也。狡吏奸豪,潜形匿迹。
宋王谠《唐语林·豪爽》
1、若道理合有分别,便自显然不可掩覆,何必潜形匿迹以求之。
南宋朱熹《答吕伯恭》
2、当此时节,只得杜门读书,潜形匿迹,岂可为此喧哗,以自取祸耶?
南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五三·答刘季章(其八)》
3、头角嶷嶷整巾帽,赌梨觅枣成桀骜。或持杖系辄腾趒,潜形匿迹依堂窔。
清汤鹏《此日可惜行示儿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