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一个土山里的貉。
古义:原来比喻都是同类,没有差别。
今义:现比喻都是一样的坏人。
一丘:同一座山丘。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表示领属关系。
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 例句
1、这群犯罪分子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简直就是一丘之貉,都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2、这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不同,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丘之貉,都是贪图利益、不择手段的人。
#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为告发霍光谋反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平通侯。他居功自傲,不把汉宣帝看在眼里,太仆戴长乐事发入狱,向汉宣帝揭发杨恽认为秦二世胡亥与汉宣帝为一丘之貉。杨恽被罢官回乡,他给孙会宗回信不满而被杀。
# 出处
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东汉班固等《汉书·杨恽传》
# 引证
1、异史氏曰:“黑心符出,芦花变生,古与今如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下
2、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恽曰:“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东汉严可均《全汉文》
3、观众李流华从此得到了一个结论:“华尔街老板与希特勒匪徒原是一丘之貉。”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