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能爱护和帮助别人的品德高尚的人。
古义: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唐房玄龄等《晋书·刑法志》
1、往车虽折,而来轸方道,所以倾而未颠,决而未溃,岂非仁人君子心力之为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左周黄传论》
2、世间拟先生者,世之罕有。处于布衣窘迫之中,千金不改其志,端的是仁人君子也。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
3、小心谨慎的人,偶然遇见仁人君子或雅人学者时,倘不会帮闲凑趣,就须远远避开,愈远愈妙。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
4、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
宋苏轼《东坡志林·秦废封建》
5、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
清曹雪芹《红楼梦》二回
6、他们全是关学派至死不渝的信奉者追求者,是分布在县内各乡灿若晨星却又自甘寂寞的名士贤达,仁人君子。
当代陈忠实《白鹿原》一二章
7、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
宋苏轼《(宋)苏轼文集·四·晁错论》
8、胥吏以惨掠取钱,官长或不知也。仁人君子,有至痛焉。
清郑燮《郑板桥全集·板桥诗钞·私刑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