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
古义: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今义:现指爱国进步人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卫灵公》
1、至于志士仁人,不幸偃蹇于卑服,竭力以行其所志,而蒙其恩者交口赞颂,上之人犹掩耳弗闻。
明归有光《送夹江张先生序》
2、在共产党的红旗下,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就这样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现代丁玲《丁玲短篇小说选 ·后记》
3、大批志士仁人,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代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4、岂负鼎亏折冲之资,推毂无封疆之忠,志士仁人,是以累息而长吟。
唐李观《上宰相安边书》
5、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宋陆游《秋雨叹》诗
6、夫惟志士仁人知所以自守也,不汩于义利之辨,不乖于去就之理,端本既立,确乎不拔,静以养勇,刚以作强。
金元好问《恒州刺史马君神道碑》
7、翻开一部中外历史,英雄豪杰志士仁人无数。
现代王火《战争和人》卷八
8、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煦煦,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为也。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9、多少忧国忧民的中华儿女,志士仁人,怀着满腹豪情,都在向往、找寻和探索使国家民族腾飞的道路。
当代袁鹰《悲欢·飞》
10、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沟壑。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二六
11、凡此三者,皆志士仁人之所行,非吾之所能也。
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
12、鸣呼!忠在祸先,功成罔贵,洎成忠死,世责何深!盖有国有家之所大病,志士仁人之所悼叹也。
唐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
13、志士仁人,兴亡之数,鸿纤亿刹,常如视诸掌。
清黄宗羲《吴山益然大师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