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人迹罕至”详细解释

人迹罕至 【rén jì hǎn zhì】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

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迹:足迹。
罕:少。
至:到。

# 例句

1、尽管那片沙漠人迹罕至,但探险家们仍然勇敢地踏上了征服它的旅程。
2、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稀有的动植物种。

# 成语故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相如的笔触深刻描绘了夷狄之地的独特风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舆不通,人迹罕至。”这句话传达的是,夷狄是一个与我们风俗大相径庭的国家,它地处遥远,与我们种族不同。那里的交通极为不便,以至于车船难以通行,人类足迹更是鲜少踏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迹罕至”这一成语逐渐深入人心,它不仅仅是对夷狄之地的描述,更是对任何荒凉、偏远、人迹罕少之地的生动描绘。这一成语也被人们称作“人迹罕到”,两者意义相近,都在强调某地的偏僻与寂寥。

# 近义词

杳无人迹
杳无人烟
荒无人烟
荒山野岭
人烟稀少
人迹渺无
地广人稀
荒郊野外
穷乡僻壤

# 反义词

稠人广众
人烟稠密
人山人海
人头攒动
比肩继踵
摩肩接踵
摩肩擦背
挨山塞海
捱三顶四
游人如织
人来人往
捱三顶五
挨肩并足
络绎不绝
比肩叠踵
比肩叠迹

# 出处

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舆不通,人迹罕至。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引证

1、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汉荀悦《汉纪·孝武纪二》

2、峒后一山,名天阙,人迹罕至。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九五回

3、天气清朗的时候,他每捧了一本爱读的文学书,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贪那孤寂的深味去。

现代郁达夫《沉沦》二

4、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巅有寺,幽僻孤寂,人迹罕至。

宋洪迈《夷坚丁志·龙门山》

5、自霜露所坠,星辰所经,正朔不通,人迹罕至者,莫不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

6、间介无蹊,人迹罕到。

汉马融《长笛赋》

7、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

现代冯牧《瀑布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