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勃然大怒”详细解释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勃然:生气时脸变色的样子。
大怒:盛怒。

# 提示

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

# 例句

1、在谈判桌上,当对方提出无理要求时,我方代表勃然大怒,坚决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 成语故事

有一次, 齐宣王召见孟子,问他应选择怎样的人为卿相才合适。孟子回答道:“在为卿相的人选中, 既有您同姓的贵戚, 又有一般的外姓人, 不知大王问的是哪一种?”齐宣王说:“如果选用同姓贵戚, 应该是怎样的人呢?”孟子说:“国君有大的过失,就该去劝谏, 一次不听, 就再劝, 如反复劝谏, 还是不听, 就得免去这国君的王位,另立贤主。”齐宣王听了这话, 惊得脸上忽然变了颜色。孟子解释说:“请大王不要诧异, 王既然问了臣, 臣不敢不直说。”齐宣王定了定神, 又接着问道:“如果选用外姓人, 应该是怎样的人呢?”孟子说:“国君有了过失, 就应劝谏。如果自己反复劝谏, 国君还是不听, 就告辞归去。……选择卿相, 就应该选择这样忠诚正直的人啊!”

# 近义词

怒不可遏
大发雷霆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
火冒三丈
暴跳如雷

# 反义词

欣喜若狂
乐不可支
喜不自禁
喜不自胜
和颜悦色
心平气和

# 出处

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 引证

1、太子前事,实有谋心。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如此物论,事迹稍形。若不诛除,必为巨害。焘遂纳之,勃然大怒,即敕收高。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八四

2、胡阿虎一路饮酒沉醉,失去请帖,故此直挨至次日方回……王生闻知,思念女儿,勃然大怒。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

3、黄道周虽然没有明言将会亡国,但是崇祯十分敏感,从“臣负陛下”四个字听出来这种含意,不禁勃然大怒。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

4、辛甘勃然大怒,她抓起桌上一只茶杯,狠狠地摔到地上。

当代喻杉《女大学生宿舍》

5、是时周公囚诛管蔡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大权,诈策谋将危社稷,不可置之。成王闻之,勃然大怒,欲囚周公。

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周金縢》

6、大姓夫妇见他说得可恶,勃然大怒。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7、金相勃然大怒,令把塑像毁碎,画像铲除。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八九回

8、江昉回到龙尾村,特到白家,但见人去房空。房东说,走了,走了!大土司派人来接的。江昉不由得勃然大怒。

当代宗璞《东藏记》五章

9、周瑜听罢,勃然大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