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褒贬褒义
结构并列
组合联合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和蔼的脸色,喜悦的表情。形容人态度和蔼可亲。
和:温和,喜悦。
颜:面容,脸色,脸面。
悦:高兴,愉快。
色:脸色。
# 例句
1、她无论何时都和颜悦色的,从没有对别人发过脾气。
2、他在学生面前永远是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态,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 成语故事
在《论语·为政》中,子夏向孔子询问关于孝道的问题。孔子回答道:“孝顺的难点在于态度上要和颜悦色。比如,当父母有需要的时候,子女去帮忙;有好吃的、好喝的,让父母先享用。但仅仅做到这些,就能算是真正的孝顺了吗?”孔子的话意味着,孝顺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态度和外在的神色。人的内心情感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流露出来,而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会自然地表现在脸上,呈现出和颜悦色的神态。孔子的意思是:“在父母面前,真正难做到的是一直保持温和愉悦的脸色。如果只是在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去做事,有好吃好喝的时候先给他们享用,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你是真心孝顺的。因为真正的孝顺是源于内心的关爱,这种关爱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你的脸上,让你在面对父母时总是和颜悦色。这种和颜悦色的态度,才是孝顺的真正体现。”
# 出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
# 引证
1、高松年看方鸿渐和颜悦色,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脾气好或城府深的人。
现代钱钟书《围城》六
2、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季氏》
3、虽然她看见黄太太竟那样和颜悦色对待祥师母,心里是老大不痛快的。
现代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
4、因此他是正襟危坐着,让和颜悦色的孟夫人跪着在一边替他盛饭。
现代郭沫若《孟夫子出妻》
5、申屠娘子,一来是新媳妇,二来是知书达礼的人,随他闹乱,只是和颜悦色,好言劝解,不与他一般见识。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一二
6、小弟上去问问风俗,彼此一经交谈,他们那种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令人不觉可爱可亲,与别处迥不相同。
清李汝珍《镜花缘》二五回
7、他的眼珠微一移动,就把小崔像米中的一粒细砂似的筛了出去,而把全副的和颜悦色都向瑞宣摆正。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