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惴惴不安”详细解释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abc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惴惴:忧惧戒慎的样子。
不安:不安定;不安宁。

# 例句

1、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小明心里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
2、自从那次意外之后,他每次过马路都显得惴惴不安,生怕再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3、她对自己的新工作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惴惴不安,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4、听到老板要召开紧急会议的消息,员工们纷纷惴惴不安,猜测是不是公司出了什么问题。

# 成语故事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去世了,决定让一百多个活人殉葬,其中包括秦国大臣子车氏家族的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个人都是对国家作出巨大过贡献的人,也是深受百姓尊敬的良臣。因此,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秦国人民都深表同情和痛惜,对他们三个人中的每一个,人们都愿意用一百个人的生命去换取。为了表示对这三个良臣的惋惜和对暴君的憎恨,秦人作了《黄鸟》这首挽歌。其中写道:“临其穴,惴惴其栗。”意思是:走近墓穴,我便觉得心神不宁。成语“惴惴不安”便源于此,形容因担心、害怕而心神不宁。

# 近义词

忐忑不安
忐忑不定
惶恐不安
惊恐不安
提心吊胆
七上八下
心神不宁
惊慌失措
诚惶诚恐
如坐针毡

# 反义词

泰然自若
镇定自若
安之若素
悠然自得
若无其事

# 出处

临其穴,惴惴其栗。

周佚名《诗经·秦风·黄鸟》

# 引证

1、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

2、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

现代欧阳山《苦斗》六七

3、中宗在均州闻之,心中惴惴不安。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七二回

4、全家都是惴惴不安地又很兴奋地等候“收蚕”。只有多多头例外。

现代茅盾《春蚕》二

5、姚宓惴惴不安地过了两天。到星期日早上,她告诉妈妈要到书房用功去,谁来都说她不在家。

现当代杨绛《洗澡》二部一七章

6、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周佚名《小雅·小宛》

7、后为风雨攸坏,癸亥秋,裴满君自陈留令来尹斯邑,既告谒,顾清庙如是,惴惴不少安。

元王恽《秋涧全集·三九·睢州仪封县创建庙学记》

8、窥管之见,不敢不竭,但学识疏浅,错谬忍多,为惴惴不安耳。

清汤斌《汤子遗书·五·在内黄寄上孙徵君先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