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安之若素”详细解释

安之若素 【ān zhī ruò sù】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今义:后指遇到反常情况,或处于困苦、危难境地,就像本来应是如此一样,毫不在意。

安:安然,坦然。
之:代词,指人或物。
若:如同,像。
素:平素,往常。

# 例句

1、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选择了安之若素,不为所动。
2、尽管流言蜚语满天飞,她依然安之若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 成语故事

范寅,字仰川,号啸风,又自称为扁舟子,清朝晚期享誉盛名的书法家及社会活动家。他降生于浙江会稽的皇甫庄,自幼展露出书法才华,以至于各地求字者络绎不绝,凡得其墨宝者皆珍藏之。范寅不仅书法造诣深厚,更拥有广博的学识,他撰写的《越谚》一书,展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精辟见解与深邃洞察。在该书中,范寅提到:“沉溺于安逸欲望,逃避勤劳困苦,丢失了廉洁自尊,习惯于谄媚奉承,乐于屈居人后,对此却泰然处之,视若无睹。”这段话揭示了一种人的心态:他们追求快乐而回避辛劳,丢弃了尊严与羞耻,精于阿谀拍马,即便处于低下地位,也表现得若无其事,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这里的“安之若素”,以及相似表述“甘之若素”、“安之若固”,都是用来形容人们对于困境或异常情况的漠不关心,心态平和如同平常一般。它也用来形容对那些与己无关的事情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

# 近义词

泰然自若
等闲视之
处之泰然
随遇而安
漠然置之

# 反义词

惊惶失措
惊慌失措
坐卧不安
如坐针毡
诚惶诚恐
寝食不安
见异思迁

# 同义异形

甘之若素
安之若固

# 引证

1、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2、何丽娜道:“我在乡下住了这久,关于寂寞一层,倒也安之若素了。”

现代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一回

3、倪吾诚始终不明白赵尚同为什么对自己的私生活那样安之若素与得意洋洋,不明白一个麻脸文盲老婆为什么能给他添加那样一种光环。

当代王蒙《活动变人形》二一章

4、竹子不像松树那样爱摆大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只要房前屋后有点空隙,它都可以安之若素。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植物中的钢铁》

5、应该说,对于这样一种谈话的腔调,林开泰倒是安之若素的。

现代欧阳山《苦斗》五二

6、此时湍制台感激过老爷送妾之情,已经委他办理文案,又兼了别处两个差使,暂时敷衍,随后出有优差美缺,再行调剂。过老爷倒也安之若素。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六回

7、苟吾心之天定,则贫贱患难,疾病死丧,皆安之若素矣,何不可知之有!

清陈确《书蔡伯蜚便面》

8、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

9、(王之纪家)本是清苦人家…崔氏却安之若素,绝不嫌贫嫌苦。

清玉山草亭老人《娱目醒心编》卷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