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一隙不通”详细解释

一隙不通 【yī xì bù tō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一孔不通。常用于讽刺他人愚蠢和糊涂。

比喻:比喻一点都不懂。

一: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隙:空隙。
不通:不明白;不了解。

# 提示

含讽刺意。

# 例句

1、尽管他努力钻研,但对于这个问题,仍然感觉一隙不通,无法找到突破口。

# 成语故事

殷纣王有个臣子名叫比干,是一个非常忠厚的良臣。他目睹纣王昏庸无道,沉迷酒色,对妲己唯言是听,心中十分着急,于是极力劝谏纣王改邪归正。有一次纣王听信妲己的话,把无辜的梅伯杀了,并要剁成肉酱。比干知道此事后,又去劝谏,希望他不要听信妲己的谗言,否则就会亡国。纣王把这话告诉了妲己,妲己为此对比干恨之入骨。她向纣王说:“比干和你的其他臣子不同。别人认为好的,他认为是坏的,原因何在?我看是他的心肝与别人的心肝长得不一样,大王若不信,可把他的心脏挖出来看。”纣王听了妲己的话,果然把比干杀了,并挖出了他的心肝。孔子说起这件事,深深地叹道:“纣王如果有一窍通,那么比干就不会被杀害了。”

# 同义异形

一窍不通
不通一窍

# 引证

1、而书旨、文字一隙不通者,百人之中,不下三十人。

明宋应星《野议·学政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