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分路扬镳”详细解释

分路扬镳 【fēn lù yáng biāo】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古义:原指把道路按直行线一分为二,各走属于自己统辖的路。

今义:后用来泛指按照不同的目标或志趣,各走名的道路或各奔各的前程。

分:散,离。
路: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扬镳:指驱马前进。

# 例句

1、首个时装系列为于1981年推出的海盗系列,但两人其后正式分路扬镳,各自开展事业。
2、无论俱乐部在故事的后期发展如何,他们都不会分路扬镳
3、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路扬镳了。

# 成语故事

北魏洛阳令元志, 仗着自己有些才能, 相当骄傲, 轻视学问不高的大官贵族。有一天, 他坐着车子正在街上走着, 恰巧遇见御史中尉李彪的车子迎面过来。元志论官职应让李彪, 可是他瞧不起李彪,偏不相让。李彪很生气, 当场训斥元志。。元志不服,两人争吵起来,上殿让孝文帝评理。李彪说, 他是御史中尉, 洛阳的一个地方官, 居然不肯给他让道。元志说, 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 怎能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孝文帝不愿评判他们谁是谁非,便笑道, 洛阳是寡人的京城, 应该分路扬镳。你们各走各的不就得了吗!

# 近义词

分道扬镳
扬镳分路
各奔东西
各奔前程

# 反义词

志同道合
并驾齐驱

# 同义异形

扬镳分路

# 出处

尔情深巩、洛,予念返渔樵;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南朝梁何逊集《(南朝梁)何逊集·一·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 引证

1、(志)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行。”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元志传》一四

2、若夫马史班汉述帝称纪自兹厥後因相祖习及陈寿所撰名之曰:志总其三国分路扬镳唯何法盛。

北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