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上下其手”详细解释

上下其手 【shàng xià qí shǒu】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述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手向上指或向下指(进行暗示)。

比喻:比喻暗中勾结,玩弄手法。

今义:后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上下:从上到下。
其:代词,他的。
手: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 例句

1、那对父子在这件弊案中,上下其手,不知贪了多少黑心钱!
2、这是一件一群人监守自盗,上下其手,贪污公款的弊案。

# 成语故事

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那时楚国强大,弱小的郑国根本没有能力抵抗。最终,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戎俘虏了。等到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子公子围,想冒领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至此穿封戎和公子围发生争执,相互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能够解决。后来,他们便请伯州黎作公证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伯州黎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坚持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来了郑王颉,伯州黎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戎,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戒俘虏,很是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黎便判定这是公子围功劳。

# 近义词

串通一气
通同作弊
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 反义词

光明磊落
正大光明
不愧不怍
奉公守法
问心无愧

# 同义异形

高下其手

# 出处

楚国进攻郑国,穿封戌俘虏了郑将皇颉,公子围与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曰:“请问于囚。”命皇颉作证时,伯州犁故意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皇颉曰:“颉遇王子,弱焉。”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

# 引证

1、何以核之?陛下试取所告状,酌其虚实者,付令推之,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唐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

2、不过在这个缺席裁判的故事里面,他或他的后学却不免有点上下其手。

现代郭沫若《孔墨的批判》

3、但阴曹之法,非若阳世懜懜,可以上下其手,即恐不能为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

4、然历朝田赋积弊甚深,有财有势者上下其手,多方欺隐,逃避征赋,土田多而纳粮反少。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二章

5、昔州犁上下其手,楚国之法遂差。

五代刘昫《旧唐书·魏徵传》

6、﹝某些人﹞搞假成绩,假产量……然后上下其手,从中取利。

当代秦牧《一九七九年的晨钟》

7、彰善瘅恶,无忿疾厥心;举直错枉,无上下其手。

唐薛廷珪《授考功员外郎郑璘、司勋员外郎卢择并充史馆修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