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春秋孔子等《论语·微子》
1、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
汉王充《论衡·定贤》
2、此夷齐所以蒙头塞眼,柳下惠所以降志辱身,不敢望一人之或知者,非敢以浅待人也,势当如此耳。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
3、不知你肯降志辱身,做这等事,正是为人所不能为呢!
清乐天居士《痛史》二十四回
4、怪不得我问他做甚事,他不肯说,说怕辱没了师傅。不知你肯降志辱身,做这等事,正是为人所不能为呢!
近代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四回
5、拾遗虽有高蹈之文,如其秽笔何?且拾遗以此自结于武后,不特用之不甚达,抑亦终不免于祸。悲夫!以此知降志辱身之络无益也。
清全祖望《唐陈拾遗画像记》
6、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二》二七
7、司马贞索隐:“言其心志与身本应高絜,今乃卑下其志,屈辱其身。”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传》八六
8、冀州有不弟之傲,无惭顺之节,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为高义邪?
东汉王粲《为刘荆州谏袁谭书》
9、耕数亩之田以给衣食,治一丘之圃以娱性情,赏花赋诗,随时遣兴,不干人降志,不媚世辱身,虽有膻华,不足动我心;虽有刀锯,不能屈我节。
明陈璧《陈璧诗文残稿笺证·吾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