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委屈自己的心愿,服从别人。
今义:后用“降心相从”指委屈自己的意愿,去服从别人。
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若大臣降心相从,商量恰好,天下事岂难办集?
宋李昴英《论史丞相疏》
2、若冀州不弟,当降心相从。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义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三回
3、后参预国政五年,于兹公每降心相从,宫府之事,悉以咨之,期于周召夹辅之谊,以奖王室,此神明所知也。
明张居正《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
4、然即详加开导,冀其降心相从,恐合之两伤,终虞决裂。
清左宗棠《遵查吉尔洪额揭参金顺各款失实折》
5、你不仅动不了他一根毫毛,甚至于还得对他俯首听命,降心相从。
现代张平《抉择》三五
6、故降心以相从,屈已以求存也。
孔谦《孔丛子·论势》
7、不怙权势,降心相从,始终无间,亦当世之所难,而不可没者乎!
近代曹之骐《腾越光复纪略》
8、公等所纠,而足以服吾之心,吾固不惮降心相从。
现代梁启超《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
9、其能降心屈己以相从也鲜矣。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