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今义:后形容帝王勤于政事。为臣下对君王的谀辞。
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
1、今师兴三年,可谓久矣;税及百物,可谓繁矣,陛下为之宵衣旰食,可谓忧勤矣。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
2、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后晋刘昫、赵莹等《旧唐书·刘蕡传》
3、这些年,我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不敢懈怠,为的是想做一个中兴之主,重振国运,所以像陈妃那里也很少前去。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
4、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元杨景贤《西游记》五本二〇出
5、故宵衣旰食,勤觅贤才,征访闾阎,旁搜草野。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三回
6、自己的尝试得到了郝囡的首肯,真不枉这一段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地苦干啊。
当代王小鹰《丹青引》二六
7、崇祯的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反而加速了明王朝覆灭的进度。
现代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五
8、而虏骑大至,覆军杀将,边城昼闭,朝廷乃为之宵衣旰食,焦心劳思,兴兵运财,以救其急。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三八·横山疏》
9、(直率群臣上言曰)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清张廷玉等《明史·一六九·王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