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比喻方向错误或行为违背客观规律,不可能达到目的。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战国孟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梁惠王上》
1、(李淑上书谏曰)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刘玄传》
2、何得遗本而逐末乎?作者之意,既其如彼,后学之见,又且如耕石种稻,缘木求鱼,期于有获,难矣!
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籤·七○·内丹诀法.术上篇》
3、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亦作“求鱼缘木。”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4、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暴虎冯河。
元关汉卿《鲁斋郎》四折
5、这厮起荒淫,生嫉妒,抵多少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明贾仲名《对玉梳》三折
6、今以阴地,意欲挽回造化,别有希冀,岂非‘缘木求鱼’?
清李汝珍《镜花缘》一二回
7、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把握统一的真理不啻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
当代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