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深厉浅揭”详细解释

深厉浅揭 【shēn lì qiǎn q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

比喻:比喻做事要因地因时制宜。

今义:后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

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
厉:连衣涉水。
浅: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跟“深”相对)。
揭:撩起衣服。

# 易错

“揭”此处不读jiē。

# 例句

1、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深厉浅揭,既要深入钻研,也要善于从浅显的现象中发现深刻的规律。
2、他对待工作总是深厉浅揭,既能把握全局,又能注意到细节。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论语·宪问》:“深则厉,浅则揭。”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室内敲磬,有个人从他门前走过,听到磬的声音便说:“这个敲磬挺有深意呀!”过一会儿他又说:“可鄙呀!这硁硁的磬声好像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哇!’没有人了解就算了嘛。《诗经》上说:‘深则厉,浅则揭。’何必那样固执呢。”孔子听了自言自语地说:“好坚决呀,既然我没有办法说服他,那么就让他慢慢了解我吧。”

# 近义词

随机应变
通权达变
相机行事
揭厉
厉揭
因地制宜

# 反义词

生搬硬套

# 同义异形

揭厉
厉揭

# 出处

深则厉,浅则揭。

周佚名《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 引证

1、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2、少年性情,见事风生,坐在河滩,早已脱鞋解袜,准备深厉浅揭。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三回

3、匏有苦叶者,深厉浅揭,于浮沉缓急,无必济之意,郑人则知之。

宋李石《左氏诗如例·匏有苦叶》

4、至于不顾礼义,则深厉浅揭,惟其所欲,而尚奚所惧哉?

宋王之望《汉滨集·讲义·诗·汉广(其二)》

5、我今法两贤,少安且毋躁。深厉浅则揭,能行未可料。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三O·桂林至兴安路止百里舟行十日》

6、故尝见谤于鄙儒。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

汉张衡《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