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蜀犬吠日”详细解释

蜀犬吠日 【shǔ quǎn fèi r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蜀郡多雾,不常见日,每逢日出,狗皆疑而惊叫。

比喻:比喻少见多怪。

古义: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

今义:后用“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蜀:四川的别称。
犬:狗。
吠:狗叫。
日: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 例句

1、他对电脑技术一窍不通,看到别人远程操作电脑时,他的反应真是蜀犬吠日,令人哭笑不得。
2、她来自北方,第一次见到南方的热带水果时,惊讶的样子简直就像蜀犬吠日,其实这些在南方都是很常见的。

# 成语故事

岑参是盛唐时期的著名文人。他年幼丧父,家境困顿,然因刻苦学习,后登进士第。岑参初次出塞时,满怀在戎马生涯中开拓前程的壮志,但未能如愿。后来再次出塞,他的著名边塞诗大多作于此时。安史之乱起,岑参东归,却屡遭贬谪,来到成都,在抑郁的心境下写了〈招北客文〉,以抒发自悼之情。当时的蜀地离中原甚远,风土与中原大不相同。岑参用夸张奇幻的笔法,依序叙述蜀地东西南北险奇古怪的风光,以及四方栖息的可怕生物,说明蜀地非可居住之地,要“北客”快点回来,不可前往。在蜀地之南的描述中,岑参提到在邛郲(qióng lái)山麓、泸水之滨,当地几乎整年都在下雨,十分潮湿,居民就像处在泉水中的鱼。偶尔太阳破云而出,狗群由于很少看到阳光,受到惊吓,纷纷对天吠叫。文末岑参表示蜀之北有圣人治世,是北客可以前往之地,亦寄托了自己希望回到中原有所作为的壮志。可惜他壮志未酬,便客死成都。后来“蜀犬吠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少见多怪。

# 近义词

粤犬吠雪
少见多怪
孤陋寡闻

# 反义词

见怪不怪
司空见惯
不足为奇

# 出处

靡日不雨,四时霶然。其人如鱼,爰处在泉。终年霖霪,时复日出,㹞㹞犬,向天吠日。

唐岑参《招北客文》

# 引证

1、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卷一

2、古人说蜀犬吠日,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

现代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四章

3、这不正是人民革命战争吗?何必如此蜀犬吠日呢?

现代柯岗《三战陇海》

4、蚍蜉撼树自今古,蜀犬吠日犹纷争。

清皮锡瑞《寿星观吊王文成公》诗

5、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刘会孟訾杜工部蜀犬吠日。

清薛雪《一瓢诗话》

6、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7、今末学暖暖姝姝,总不越此两途辙,至有直窥性命自然而告之。又如蜀犬吠日,兹周子证学之所由传乎!

明邹元标《东越证学序》

8、蜀犬吠日虽得闻,讶似云中鸣玉狗。潇湘传景何足云,马远见之应缩手。

清高宗《山市晴峦歌题巨然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