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见怪不怪”详细解释

见怪不怪 【jiàn guài bù guài】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转折 组合abcb

# 基本释义

基本:指见到怪异现象不要惊慌,泰然处之,它自然就会消失。 指怪事见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

比喻:比喻熟视无睹或沉得住气。

见:看见。
怪:指怪异的事物、现象。
不怪:不以为怪。

# 例句

1、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对各种新奇的发明和创新都见怪不怪了。

# 成语故事

“见怪不怪”表示看到怪异的事物,镇静自若,不大惊小怪。   此典出自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所引《见异录》:“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传说,魏元忠没有做大官的时候,家境贫寒。有一天,丫头正在煮饭,忽然来了个老猿为她看火。她感到非常奇怪,连忙跑去告诉魏元忠。元忠镇静如常地说:“老猿知道我没有什么仆人,所以来帮我的忙。”一次,元忠大呼一个老仆,老仆没有答应,一只狗却答应了。元忠并不奇怪,反而说:“这真是一只孝顺的好狗啊!”又有一次,元忠独坐,有一群老鼠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元忠也不觉得奇怪,反而说:“你们是饿了想吃东西吧?”有一天,深更半夜,忽然有几个妇女出现在元忠床前。元忠不但毫不惊诧,反而对她们说:“你们能把我抬到院里去吗?”于是那几个妇女就把元忠抬到院里去了。元忠又说:“你们能不能把我抬回堂屋去?”妇女们又把元忠抬到了堂层。元忠又说:“你们能不能把我抬到街上去呢?”那几个妇女这次没有再把元忠抬到街上去,只是向元忠行了一个礼就走了。临走时妇女们说:“他是一个好人,我们不要戏弄他了!”为此,有人就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 近义词

司空见惯
屡见不鲜
数见不鲜
习以为常
有怪莫怪
不足为奇

# 反义词

大惊小怪
失惊打怪
少见多怪
蜀犬吠日
粤犬吠雪
惊心动魄

# 同义异形

见怪非怪

# 出处

忽见鬼怪变异之物,即强抑之勿怪,咒曰: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黄帝杂忌法》

# 引证

1、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宋洪迈《夷坚之志己·卷二·姜七家猪》

2、此必山魈野魅所为。常言道: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莫睬便了。

元末明初罗贯中、冯梦龙《平妖传》第三回

3、事实上这样的事自古以来经常发生,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巴金《随想录》三十二

4、先前的见怪者说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现在的“怪”,却早已声明着,叫你“莫见怪”了。

现代鲁迅《花边文学·奇怪》三

5、谚云: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变血本是怪事,而玉佳不以为怪,怪犹不怪矣。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六五回

6、这些表现,在某些场合固然使一路同行的艾玛感到尴尬,不过也不十分在意,毕竟纽约是个见怪不怪的城市。

当代张洁《听彗星无声滑行》

7、姜怫然曰:“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宋洪迈《夷坚三志·姜七家猪》

8、总之,见怪不怪,我正即能辟邪;怕鬼有鬼,疑心适以杀子。

清无名氏《聊斋志异·各本序跋题辞·跋四》

9、现在有的人见怪不怪,讳疾忌医;有的人把头钻进草窝里,不顾屁股露在外面,却以为把丑遮住了。

现代丁玲《韦护》

10、兄弟在东京住上三年,把棱角都磨平了。那时见怪不怪,自然心平气和了。

现当代徐兴业《金瓯缺》第八章

11、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宋邵雍《首尾吟一百三十五首》之六二

12、但婆婆劝过我两回,我到底不曾都改了;他们见惯不惊,也就只好由我了。

现代朱自清《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