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道的不多,理解得不全面,不透彻。
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四》
1、若学者以想象肊度,或一知半解为知道,而日知之则无不能行,是妄而已。
宋张栻《张南轩文集 一·寄周子充尚书(其一)》
2、仆读宋儒集注,决科名,得有今日。常虑无以报古之贤人,故有一知半解,必标出之,为宋儒补偏救弊,以俟后之君子。
清袁枚《小山房文集·一九·再答似村书》
3、自出此示后,便有许多一知半解之徒,跃跃欲动。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五三回
4、一知半解的读书人,想破除迷信,要打倒它,否认这种”先知”,正说明另一种人的”无知”。
现代沈从文《湘西》
5、陈良渚和杨金凤都有点明白他的意图了,却都是一知半解,并不能了然他全部的心境。
当代王小鹰《丹青引》一二
6、会上的那些裁判员,没一个是一知半解的,他们的学问渊博,有正确的审美标准。
现代叶圣陶《含羞草》
7、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现代毛泽东《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