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高山景行”详细解释

高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崇高德行,也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比喻:比喻崇高的德行操守。

今义:后指崇高的道德行为。

高: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
山: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景:高,大。
行: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 易错

“行”一说读háng,“景行”指大路。

# 例句

1、他一生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真正做到了高山景行,受到乡邻的普遍敬仰。
2、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许多普通人凭借高山景行的品德,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
3、老师常常以“高山景行”来勉励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

# 成语故事

孔子,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陬邑,因头顶凹陷且母曾在尼丘山祈福而得名“丘”。他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但立志向学,无论事务大小都力求完美。他虚心学习,曾多方求学。30岁时已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开始私人办学。后因鲁国内乱前往齐国,虽受齐景公赞赏,但因晏婴阻挠而未能被任用。返回鲁国后,他继续深造并培养学生。51岁起在鲁国任职,虽提出政策改革但遭反对。55岁时因对鲁国君臣失望而离国周游,寻求机遇,未果后回鲁专注于教育与文献整理,直至公元前479年逝世。汉代司马迁对他赞誉有加,视其为品德高尚、行为光明的楷模。

# 近义词

高山仰止
高风亮节

# 同义异形

高山仰止
高风亮节

# 出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周佚名《诗·小雅·车舝》

# 引证

1、侧闻斯语,未睹厥状,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鲜,安行仁义。婚泰山胡毋氏女,年二十,既有倍年之觉,而姿色清惠,近是上流妇人。柔家道隆崇,既罢司空参军、安固令,营宅于伏川。驰动之情既薄,又爱玩贤妻,便有终焉之志。

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2、陇其于声音之理,未能窥见万一,然仰苑洛、椒山两先生之遗风,不啻高山景行。

清陆陇其《上巡道吴公书》

3、晏婴不以白刃临颈改正直之辞,梁寡不以毁形之痛忘执节之义。高山景行,岂不思齐?

汉徐淑《为誓书与兄弟》

4、揭仰止之名,以寓高山景行之敬。

宋陈宓《仰止堂规约序》

5、新安,朱子父母邦也……尝欲一至,省想流风,以起予高山景行之思而未能也。

元吴澄《答胡主簿书》

6、其实对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能遇到一个高山景行,德厚流光的师长更难。

当代张平《西戎老师,永远活着》

7、情有独钟,虽近犹迷。是以高山景行,人怀仰止之心。

当代俞平伯《人生不过如此·演连珠》

8、(王令曰)吾虽德不及二圣,敢忘高山景行之义哉?

西晋陈寿《三国志·文帝纪》二裴松之注引《献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