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意为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
比喻:比喻对别人的崇高德行表示仰慕。
今义:后用以谓崇敬仰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周佚名《诗经·小雅·车舝》
1、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
唐魏征等《隋书·高祖记下》
2、凡百君子,高山仰止,馨香以时,敬恭明祀。
唐张说《祭殷仲堪羊叔子文》
3、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敏德,啜菽饮水。
唐王勃《倬彼我系》
4、入谒祠下,有高山仰止之叹。
宋陆游《严州钓台买田记》
5、这样非凡的毅力和胆识,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现当代王定国《定国文存·回眸集》
6、一条曲折的山径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推得更高的造型端庄的红色纪念馆,使人有“高山仰止”之感。
当代佚名《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
7、嗟夫!渊明之高风逸节,卓然冠绝,固有不待于图而后著。然而后人尚之,率皆写其容仪态度之若是,此岂渊明之意哉!殆不过系高山仰止之思而已。
明杨荣《书渊明归去来图后》
8、他的道德文章,学问人品都是无可比拟的。一提起某公,都会产生高山仰止的崇敬。
当代李国文《涅槃》
9、“高山仰止”。它就是一座高山,我们仰望它,我们艰苦努力地去向它攀登。
现代臧克家《学诗断想》
10、我们对着这两位巨人,不禁油然而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想。
近现代周瘦鹃《十月革命的歌手》
11、是宜征绘事,而写高山仰止先贤之志。
唐徐寅《首阳山怀古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