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亡羊补牢”详细解释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朗读

褒贬褒贬共存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比喻受到损失以后及时,设法补救。

亡:丢失。
羊:指的是家畜羊,常被用于放牧或圈养。
补:修补,补充。
牢:关牲口的圈。

# 易错

“亡羊补牢”的“牢”意思是“关牲口的圈”。

# 提示

常与“犹未为晚”连用。

# 例句

1、公司在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后,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亡羊补牢,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2、尽管我们之前犯了一些错误,但只要我们能够亡羊补牢,及时纠正,就还有机会挽回局面。
3、经过这次失败,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定亡羊补牢,加倍努力,争取下次成功。

# 成语故事

战国时的楚襄王奢侈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谏襄王说:“如此下去, 国家就有覆亡的危险。”楚襄王气愤地骂道:“你老糊涂了, 竟然这样诅咒楚国, 扰乱人心。”于是,庄辛请求到赵国去躲避一下。果然不出庄辛所料, 五个月后, 秦军攻楚, 楚国失去了大片领土, 襄王被迫流亡。这时, 襄王后悔当初不听庄辛的劝告, 赶忙派人召回庄辛。问:“事到如今,该怎么办?”庄辛回答说:“俗话说得好。见了兔子才想起猎狗, 也不算晚; 羊跑掉了才修补羊圈, 也不算迟。”接着, 庄辛又讲了一番重整旗鼓的话,楚襄王觉得庄辛言之有理, 便拜他为阳陵君。

# 近义词

贼去关门
见兔顾犬
江心补漏
知错就改
顾犬补牢

# 反义词

防患未然
曲突徙薪
未雨绸缪
时不我待

# 出处

(庄辛对楚襄王)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一七

# 引证

1、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

宋陆游《秋兴》

2、急时抱佛脚,也许还有一堆“亡羊补牢,教学相长”的教训。

现代钱钟书《围城》六

3、失马讵知非福?亡羊不妨补牢。

宋陆游《杂兴九首(其四)》

4、要之是举必当亟行,若遇有事更张,不免亡羊补牢矣。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二·河漕·徐州》

5、幼读孔孟之书,谓圣贤之道必可行,古人之事必可法。七年蓄艾,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不为晚也。

明曹于汴《防倭议》

6、我已吩咐他,趁此中止,则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耳。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九回

7、及今早图,示万国以更新之端,作十年保太平之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近代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8、当少年人肩膀渐渐展宽,嗓音渐渐变粗,胆量也渐渐变大,开始公然对着大人们“撒野”时,老师和家长才慌了神儿,可是到那时候再来扭转,分明已属“亡羊补牢”。

现代刘心武《钟鼓楼》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