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脚踏实地”详细解释

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主谓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比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不浮夸。

脚:人和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
踏:踩。
实地:指平地,地面。

# 例句

1、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俭朴,耐劳,又正直。
2、由于他们脚踏实地的进行巡视检查,所以能及时的解决农村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

# 成语故事

司马光是宋代有名的历史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年轻时,司马光就喜欢历史,博览群书;后来他奉宋英宗的命令编撰《资治通鉴》,在十九年中,他时时刻刻都在刻苦研究,努力写作。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天没亮就起床了,他怕自己睡得太多,特用圆木做了个“警枕”,睡了一会后,枕一转动就惊醒了,于是他又起来继续工作。在编撰过程中,他先是收集和选择材料,再把材料串成长编,最后再加以剪裁润色,写成定稿;其中唐代部分,原有长编六百卷,定稿时只剩下了八十卷。书成之后,在洛阳存放的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司马光认真踏实的治学态度,受到当时和后代人们的称赞。有一次,司马光问邵雍:“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邵雍答:“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近义词

实事求是
稳扎稳打
兢兢业业
踏踏实实
足履实地
不务空名
埋头苦干

# 反义词

好大喜功
好高骛远
浮而不实
海市蜃楼
哗众取宠
异想天开

# 同义异形

足踏实地
足履实地

# 出处

司马温公尝问康节(邵雍)曰:“某何如人?”曰:“君实(司马光)脚踏实地人也。”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 引证

1、(僧)问:“如何是佛?”师云:“脚踏实地。”

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七·福州古田资福善禅师》

2、他们渐渐丢下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

现代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3、大家都在前进,而且是脚踏实地地前进,绝不是喊口号式的。

现代傅雷等《傅雷家书·1956年2月13日》

4、明日一肩行李,脚踏实地,绝早到了。若在船中,还要过龙江关盘验,许多担阁。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5、明日须要出头露面,脚踏实地而行,终不然真是鬼怪可以隐形而过的哩!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四回

6、祥子忽然感到作贼并不是件很难的事,他放了点胆子,脚踏实地的走,雪很瓷实,发着一点点响声。

现代老舍《骆驼祥子》一二

7、自然意味平和,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据依。

宋朱熹《答张敬夫书》

8、休则管我跟前声支剌叫唤因甚的,大古是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

元孙仲章《勘头巾》三折

9、他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家,不是侃侃议论的空谈家,他是脚踏实地的战斗者。

当代袁鹰《飞》

10、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二回

11、而这一只脚之所以能够脚踏实地,而且又正好踏在这一地点的原因,却又因为另一只脚踏稳了地面。

当代许杰《旅途小记》

12、大古是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

13、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怀禅师曰:“但恁么信去,唤作脚踏实地而行,终无别法,亦无别道理。”

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一六·东京净因继成禅师》

14、商鞅是脚踏实地,他亦不问王霸,只要事成。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三五·语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