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拍着桌子叫好。形容情不自禁地极力称赞。
不禁拍案呼奇。
唐田颖《博浪沙行序》
1、少即补诸生,隽乡榜。戊辰同礼闱,初场稿毕,拍案叫绝。
明谈孺木《枣林杂俎·科第阴德》
2、〔宝玉〕忙问:“这一句可还使得?”众人拍案叫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八回
3、得诗者络绎呈献御前,天子看一首赞一首,拍案叫绝,连赞奇才。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一百三十二回
4、顷读杂志《江苏》,屡陈中国音乐改良之义,其第七号已谱出《军歌》《学校歌》数阕,读之拍案叫绝。此中国文学复兴之先河也。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5、某每读时,拍案叫绝,恍游天台而入桃源。
明胡维霖《与王遂东兵宪》
6、当下李绩看了佩珩一发两矢,兼之背放,齐中红心,不胜大喜,立起来拍案叫绝。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四回
7、余受而读之,未尽数章,辄拍案叫绝,有以信天心人事之冥合而无间也。
近现代柳弃疾《潘节士力田先生遗诗序》
8、幽默深刻的笔法,喜剧气氛的烘托,让人拍案叫绝。
当代阎纲《论陈奂生》
9、可能也还有这样的评论家,虽无白先勇的旧时生活,但对这种生活情调与感伤,也有同感,因此也就拍案叫绝。
现代丁玲《中国周末》
10、我翻案上书,明季遗闻多删除。林子拍案大叫绝,何人今能为此说?
清魏禧《走笔寄甘健斋转张曲江明府》
11、余尝在灯下诵前人诗,每有佳句,辄拍案叫绝。
清钱泳《履园丛话·八·谭诗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