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言听计从”详细解释

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依从。

言:说。
听:听从(劝告);接受(意见)。
计:主意;策略;计划。
从:顺从;听从。

# 提示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身份地位相当的人。

# 例句

1、他对领导的建议总是言听计从,从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2、她是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对父母的话总是言听计从
3、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韩信对汉王刘邦展现出了极高的忠诚与信任,他对刘邦的决策和建议总是言听计从,这种无条件的支持最终成为了汉军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 成语故事

在楚汉争霸的激烈时期,韩信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击垮了项羽麾下的二十万雄兵。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项羽不甘示弱,派遣智谋过人的谋士武涉,秘密潜入韩信的军营,企图以言辞说服韩信,让他转而与楚国结盟。武涉一到,便开门见山地指责刘邦背离了最初的盟约,行事狡诈且贪得无厌,更预言韩信若继续效忠刘邦,终将难逃其毒手。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着韩信,希望他能够审时度势,与楚国携手共抗刘邦。然而,韩信听后,非但没有动摇,反而以一番深情厚谊的话语回应了武涉。他说道:“汉王对我,恩重如山。他不仅赐予我上将军的崇高地位,还慷慨地将数万精兵交付于我。在生活上,他更是无微不至,脱下自己的衣物给我御寒,分享最好的食物给我充饥。更重要的是,他对我言听计从,充分信任我的每一个决策和计划。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任和支持,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韩信的话语,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刘邦的感激与忠诚,他的态度真诚而坚决,让武涉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黯然退出了韩信的军营。这个故事后来便演化为了成语“言听计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极度信任,能够完全采纳对方的意见和建议。这个成语与“言听计从”、“言听计行”等词语意思相近,都表达了对人信任和尊重的高度赞扬。

# 近义词

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 反义词

马耳东风
置若罔闻
听而不闻
一意孤行

# 同义异形

言听计用
言听计行
言从计行
言从计听

# 出处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 引证

1、[生上](小生)特来投奔李令公,又蒙令公言听计用,遂成大功。

明杨柔胜《玉环记·二五·韦皋得真》

2、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论》

3、晚和觉得昌志比自己想事周到些,不但连声道好,而且从此言听计从,更加信服他。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一章

4、鸿渐的猜疑像燕子掠过水,没有停留。孙小姐不但向他求计,并且对他言听计从,这使他够满意了,心里容不下猜疑。

现代钱钟书《围城》七

5、这些人都是蒋介石耳提面命,言听计从的嫡系。

当代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

6、自古贤相,所以能建功业、泽生民者,其君臣相得,皆如鱼之有水,故言听计从,而功名俱美。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王嘉祐论寇准入相》

7、文恩拗不过,心知事已出奏,天子言听计从,必当允行,只得听其自然,不复再辞。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一三四回

8、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几乎是言听计从的。

现代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