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剖 【sì fēn wǔ pōu】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四分:向四方散开。
五:数目。四加一所得。
剖:破开。
# 例句
1、解决这个复杂的科学问题时,我们需要四分五剖地分析数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到,以便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为了分化瓦解其他六国,秦王派出张仪逐一击败各国,实现统一大业。首个目标,便是魏国。张仪在魏王面前巧舌如簧,描绘出魏国的困境:“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大意是:若魏国向南亲近楚国而不亲近齐国,齐国必将攻其东面;若向东亲附齐国而不亲附赵国,赵国必将攻其北面;若不与韩国结盟,韩国必将攻其西面;若不与楚国亲近,楚国必将攻其南面。这不就是将魏国分裂了吗?随后他又劝谏魏王,为了魏国的安全,他应该选择依附秦国。这便是成语“四分五裂”的由来,指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国土易被分解割裂,也用于形容某一整体分裂、破碎和不完整、不统一或不团结的状况。
# 出处
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汉扬雄《解嘲》
# 引证
1、四分五剖,精锐军散。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
2、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汉班固等《汉书·扬雄传》
3、自周东迁,诸侯擅盟,大率要结朋比,始乎相轧,终乎相并,获麟而后,四分五剖,遂峙为战国。
宋萧楚《同盟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