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古义: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
今义: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认为己有已大谬,久假不归非爽约。
宋朱羿《方提干有端石砚……以诗解嘲》
1、故当野蛮时代,团体未固,人智未完,有一二豪杰起而代其责,任其劳,群之利也。过是以往,久假不归,则利岂足以偿其弊哉?
近代梁启超《论进步》
2、商功父正气的人,不是要存私,都只趁着兴头,自做自主,像心像意,那里分别是你的我的,久假不归,连功父也忘其所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〇
3、且婢子既夺我原配之名,享我青春之乐,报亦惨矣,乌有久假不归者。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郎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