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完璧归赵”详细解释

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不辱使命,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自秦国护送回了赵国。

比喻: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也用来比喻被劫走的人未受伤害而能保全清白地返回。

完:完整;完好。
璧:古代玉器,平圆形,中间有孔。
归:返回,回到本处。
赵:战国时期的赵国。

# 例句

1、在大家的见证下,他终于将那枚玉璧完璧归赵
2、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完璧归赵,达成了协议。
3、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那件艺术品最终完璧归赵

# 成语故事

蔺相如对赵国的国君表示,自己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如果秦国不给城,他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战国时,秦国的秦昭王听说赵国得了个稀世之宝——和氏璧。此物呈平圆形,中间有个孔,是稀有的玉。秦昭王非常稀罕这个宝物,就派人送信给赵国的赵王,表示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当时,秦国非常强大,赵国比较弱小。赵王怕得罪秦国,找来大臣们商量,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出使秦国。这时,赵国宫中太监总管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说这个人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由他来作为使者肯定能胜任。赵王正急得没有办法,就同意了,让人请来了蔺相如。赵王见了蔺相如后就问他:“你说,秦国的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跟我换和氏璧,是跟他换呢,还是不跟他换?”蔺相如想了想,说:“秦国那么强大,不能不给。”其实赵王也知道不给不行。于是他又问蔺相如:“如果秦王得了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主动提出来以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给璧,那是我国理亏;如果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城,那就是秦国理亏。权衡一下得失,宁可答应秦国,让它去负不讲理的责任。”赵王想了想,觉得蔺相如说得有理。那么谁来当这个使者呢?蔺相如拍着胸脯说:“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的话,我就去走一趟吧。秦国如果给我们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如果只想要璧不给城,那我把完整的璧带回赵国。”于是赵王应允了他的办法。蔺相如到了秦国后,见到了秦王。秦王一看这和氏璧洁白无瑕、烁烁闪光,真是爱不释手。他的大臣也纷纷争相传看,大臣们看完了,又送到后宫让姬妾传看,却压根儿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见秦王根本就没有交换的诚意,就心生一计,等和氏璧送回到秦王手中时,他走上前去说:“这璧上有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便命令侍臣将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顿时声色俱厉地说:“赵王斋戒五天,亲手将国宝交给我,我这才奉璧来到秦国。而大王却傲慢无礼,坐而受璧,只顾君臣观赏,却始终不提交城的事,可见以城换璧是骗人的托辞。所以,我要将璧收回,大王如果要逼我,我情愿和璧一起撞个粉碎。”说着,蔺相如装出真就要撞的样子。秦王怕和氏璧撞碎,那就太可惜了!忙赔不是。他让大臣拿出地图,装模作样地把要割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已经看透了秦王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便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秦王也必须斋戒五天,然后以最高的礼节接受它。”秦王一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答应了。蔺相如料定秦王不可能给赵国十五座城池。当天夜里,他便派手下化装成老百姓,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实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

# 近义词

物归原主
拾带重还
全璧归赵

# 反义词

据为己有
久假不归
占为己有
支离破碎

# 同义异形

全璧归赵
原璧归赵
璧赵
璧返
返璧

# 出处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八一

# 引证

1、再休思重回兰房,那虏骑如云不可当,便得个完璧归赵也,怕花貌老风霜。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

2、足下可将此女原无大过完璧归赵一段缘由,向其父母中媒昌言明白。

当代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卷九·朱公遣婢帖》

3、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

4、(小姐道)自那岭上遭劫,妾身被掳,蒙那位好汉送我回来……家父心疑,断没有完璧归赵之理。

清华阳散人《鸳鸯针·一枕奇》第二卷·三96

5、此意应蒙觥主怜,会见完璧速归赵。

清赵翼《瓯北诗钞·七言古四·兕觥归赵歌》

6、(蒋玉函)忙将腰间所系的茜香萝汗巾解下来,递与宝玉道:“这原是小的当日孝敬二爷的东西,前日忽又陪嫁过来,今仍完璧归赵,惟求二爷赏脸。”

清秦子忱《续红楼梦》二四

7、庶母所生之妹,未嫁之时,其夫家有事,曾将田产来卖与他。他一一承受,每年替他办粮,把租米所粜的银子,一毫不动,待遣嫁之时,连文券一齐交付与他,做个完璧归赵。

清李渔《无声戏》四回

8、朱先生说:“我会保存好的,等你回来再完璧归赵,还是由你送给灵灵好。”

现代陈忠实《白鹿原》二九章

9、朋友们向我借书,我珍重地交出去,并且一再叮咛,要准时“完璧归赵”。

当代臧克家《书的故事》

10、我家如此巨富,嫁女无一典肆,恐为宗族乡党羞。女故无利心,只求伪饰外观,终当完璧归赵耳。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