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有始有终”详细解释

有始有终 【yǒu shǐ yǒu zhō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有开头也有结尾。多指做事有恒心,能坚持到底。

有始:指存在或具有开始,即事情或行动有一个明确的起点。
有终:指存在或具有结束,即事情或行动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或收尾。

# 例句

1、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有始有终的态度,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成功,都从不轻言放弃,也从不骄傲自满。
2、我们要教育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这项工程从规划到实施,再到最后的验收,都体现了有始有终的精神,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 成语故事

燕昭王始终认为乐毅是自己的知己,乐毅也真心实意地去报答他。但燕国的大夫骑劫,觉得自己有点武艺,又懂得些兵法,早就想掌握兵权。就因为在他上面还有乐毅,他不能如愿。 骑劫和燕太子乐资关系一直很好,就对他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就剩了莒城跟即墨两处,其余的地界全掌握在燕国军队的手里。乐毅在半年之内打下了七十多个城,但为什么费了好几年工夫就是打不下这两座城呢?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太子点了点头,没言语。骑劫接着又说:“如果他想存心打下这两个城,早就可以打下来了。听说他怕齐国人心不服,因此想用恩德去感化他们。等到齐国人真正归附了他,他不就可以当上齐王了吗?根本不会回到燕国当臣子了!”太子乐资便把这话告诉了燕昭王。燕昭王一听,怒气冲冲地打了太子二十大板,骂他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生。他说:“先王的仇是谁给咱们报的?昌国君的功劳简直没得说。咱们把他当作恩人都还怕不够尊敬呢,你们还要说他坏话?即使他真做了齐王,也是应该的呀!”燕昭王责打太子之后,便打发使者拿了节杖上临淄去见乐毅,立他为齐王。乐毅非常感激燕昭王的心意,但他对天起誓,宁愿死去,也不愿接受这封王的命令。使者回报燕昭王。燕昭王感动得涕泪交加。 可是太子乐资因为乐毅挨了二十板子。这件事,虽然他不愿意计较,但也无法忘记。周赧王三十六年、燕昭王三十三年、齐襄王五年、楚顷襄王二十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七九年),燕昭王死了。太子乐资即位,这就是燕惠王。俗语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惠王信任骑劫正像燕昭王信任乐毅一样。不过他还算顾全大局,没把乐毅当做仇人。可是燕国人已经上了齐国人的当,听信他们散布的谣言,互相传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了齐王了,但为了不愿辜负先王,就没敢做王。如今新王即位,这下乐毅可就要做齐王了。如果新王另外派个将军来,莒城跟即墨一定会灭亡!” 燕惠王听信了流言,就把乐毅调回来,派骑劫为大将代替乐毅。 乐毅倒是比伍子胥更有见识,他相信“善始者不必善终”,再说他和燕昭王的交情可以说已经是有始有终的了。如果他回到燕国,万一被新王杀掉了,自己丢了一条命倒不算什么,只是太对不起燕昭王了。最后他说:“我是赵国人,还是回老家养老吧。”于是他就逃到赵国。赵惠文王封他为望诸君。 骑劫当了大将,统率了乐毅的军队。他自有他的一套。他把乐毅的命令全改了。燕国的君臣上下都有点不服气,可是大家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骑劫到了大营,休息三天后,就去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但城里早就做好准备。守城的将军田单,把决战的步骤已经周密地布置好了。

# 近义词

有始有卒
善始善终
有头有尾
慎终如始
全始全终
持之以恒

# 反义词

有始无终
有头无尾
半途而废

# 同义异形

有始有卒

# 出处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张》

# 引证

1、(那汉道)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二二

2、三朝之后,美娘教丈夫备下几副厚礼,分送旧相知各宅,以酬其寄顿箱笼之恩,并报他从良信息。此是美娘有始有终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3、我们同去同来,倒也有始有终。

清曾朴《孽海花》五回

4、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混也好,拖也好,捱也好,总有结束的时候。

现代巴金《随想录》一九

5、任何人都有一二知心的朋友,不过要说到有始有终,那就难言了。

现代茅盾《腐蚀·十月十日》

6、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疾病,乞臣骸骨。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袁翻传》

7、木不相摩,火无由出;国无乱政,奸无由生;有始有终,是非不动能知之,其惟圣人乎?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