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
1、你好人不做,却去落草为贼!我今日拿住你时,碎尸万段,死有余辜!
明施耐庵《水浒传》六十三回
2、我知道我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死有余辜。
意大利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3、至于假爱国之名,而来行窃取之实,甚且危及社会国家之假冒者,如上海的那位奸商,厦门的那些汉奸,总是死有余辜、出卖民族的大罪人。
现代郁达夫《这假冒还胜似那假冒》
4、以龄之(萧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
唐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唐临传》
5、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
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
6、(侯)览之从横,没财已幸;(徐)宣犯衅过,死有余辜。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
7、顾荣忽引诸伧辈度,妨我辈涂辙,死有余罪。
唐李延寿《南史·丘灵鞠传》
8、吾以为平生负此一歉,死有余辜。
明邵景詹《觅灯因话·丁县丞传》
9、这个玉贤真是死有余辜的人,怎样省城官声好到那步田地。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
10、如卬等死有余罪。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传》
11、论臣罪累,死有余辜。
唐陈子昂《谢免罪表》
12、且夫自今而言之,则元海、禄山死有余辜。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五
13、你在洛阳一带盘剥穷人,欺压小民,罪恶滔天,死有余辜。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二章
14、朱暮堂和朱延年血债累累,作恶多端,罪行严重,民愤极大,真是死有余辜。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五
15、同时蔡攸、翛亦赐死。翛闻命曰:“误国如此,死有余辜,又何憾焉。”乃饮药。
宋周煇《清波杂志·王黼身任伐燕》
16、父兄于内书房,向父稽首曰:“儿高坐,父北面而跪,曩即不知,亦死有余辜矣。”
清解鉴《益智录·董二晕》
17、如此说来,端午桥倒又死有余辜。何以呢?一个人为了求生,连祖宗都可不认,这还算得人吗?
现代李劼人《大波》四部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