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纨袴子弟”详细解释

纨袴子弟 【wán kù zǐ d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泛指华丽衣着。

古义:指富贵人家子弟。

纨袴: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华丽衣着。
子:它表示所指的年轻一代或晚辈。
弟:这里指的是年幼的男性,与“子”结合,泛指年轻男性或子弟。

# 例句

1、尽管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他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纨袴子弟那样挥霍无度,反而勤奋好学,颇受家族长辈的赞赏。
2、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许多纨袴子弟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他却能够洁身自好,保持一份清醒和自律。
3、有些人总是把富二代与纨袴子弟划等号,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富二代都缺乏上进心,很多人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 成语故事

在汉朝时期,大将军王凤向皇帝推荐了学识渊博的班伯担任侍读之职。皇帝在宴昵殿上接见了班伯,被他的俊秀外表和条理清晰的讲解所吸引,于是任命他为中常侍,并安排他在金华殿深造。在金华殿,班伯深入学习并领悟了诸多大义,还常与许商探讨经典的异同,因此被皇帝提升为奉车都尉。然而,几年后,金华殿的讲学活动因故停止,班伯不得不与王、许两家的子弟以及那些富家子弟为伍。这些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与班伯截然不同,对此他并不满意。 这段经历后来衍生出了一个成语——“纨绔子弟”,用以形容那些衣着华丽、只知道享受玩乐、毫无真才实学的富贵人家的子弟。有时也写作“纨袴子弟”。

# 近义词

膏粱子弟
花花公子
纨绮子弟
纨绔子弟

# 反义词

发奋图强

# 同义异形

纨绔膏粱
纨绮子弟
纨绔子弟

# 出处

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

# 引证

1、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袴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元脱脱等《宋史·鲁宗道传》

2、这种娇生惯养的纨袴子弟,注定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

当代孙犁《芸斋琐谈·谈闲情》

3、胡国兄原也知道这陆幕游只是一个纨袴子弟,既没有手腕,又无资望,请他帮忙,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现代茅盾《蚀·动摇》

4、秀成道:清总兵音德布,系宗室纨袴子弟,不谙军事,吾当以能事者分军攻之。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三九回

5、巨富的纨袴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

现代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渐》

6、其实老乔年轻时也是纨袴子弟,不过衰败得早,后来下海演话剧,剧团垮了蹬三轮,紧接着解放,成了无产阶级。

现代李国文《危楼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