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彻底醒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从而斩断一切欲念,脱离红尘。
今义:后指彻底觉悟,完全明白。
大丈夫汉,一等是踏破草鞋,须是大彻大悟,方能出生人死。
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一八·建宁府竹原庵主宗元禅师》
1、(东华仙云)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元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莘》楔子
2、(逸云道)到这时候,我仿佛大彻大悟了不是?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四
3、叔叔变得越来越冷峻,不动声色,任何事情都被他看得很彻底,已经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当代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4、其慎如此,宜其无尤无悔矣,而仅能寡尤悔,盖由其见未彻,所以犹有尤悔。若是大彻大悟,见得明白洞达,又何尤悔之有?
宋林之奇《记闻上》
5、譬诸不著不察之行习,犹堪对人;大彻大悟之空谈,临事必败。
明陈龙正《几亭外书·遇合》
6、湘云临没之言,大彻大悟,世间一切美人薄命者,皆当作如是想。
清王韬《淞滨琐话·谈艳上》
7、他穿上鞋子,大大喝了一口浓茶,于是大彻大悟地自言自语起来。
现代沙汀《淘金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