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豁然开朗”详细解释

豁然开朗 【huò rán kāi lǎ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眼前突然展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心地顿感通达透彻,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

# 例句

1、当我走进那个宽敞明亮的房间,窗外的阳光洒满整个空间,我顿时感到心情豁然开朗,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2、在与朋友深入的交谈中,我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困惑所在,并在他们的建议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心情顿时豁然开朗

# 成语故事

东晋时候,有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姓陶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陶渊明虽然出身士族,但家世早已败落了。他青年时代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再加上为生活的贫困所迫,曾经几次出仕。可是因为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于四十一岁弃官,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   因为那时候战乱不止,人民十分渴望安定。陶渊明受到这种愿望的感染,在五十七岁时,作了《桃花源》一诗并为此作记。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假想一个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那个地方刚进去时很狭窄,仅仅可以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豁然开阔。原来,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鸡犬相闻,竟然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 近义词

豁然贯通
茅塞顿开
恍然大悟
顿开茅塞
大梦初醒
如梦初醒
大彻大悟

# 反义词

百思不解
一窍不通
大惑不解
百思莫解

# 出处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晋陶潜《陶渊明集·六·桃花源记》

# 引证

1、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你的性灵比我竟强远了。”

清佚名《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2、沿山径,两旁都是峭壁,蜿蜒曲折约有五里;行尽山径,便豁然开朗,无限的原野,满是青葱的禾稻或菽麦。

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我的故乡》

3、这个简明平易,而又发人深思的特点,使人们豁然开朗,从关于建筑形式的繁琐争论里,一下被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天然境界。

现代黎先耀《人民大会堂巡礼》

4、至则豁然开朗,如别有天地。

清管同《饿乡记》

5、梦见一个白须老人在一座石楼梯上,领我走下一道很深的地道,地道尽处豁然开朗,倒进了一间似庙宇式的正殿。

清曾朴《孽海花》二五回

6、山路转了一个弯,豁然开朗,露出整个的天与海。

现代张爱玲《茉莉香片》

7、于是卜不复读,日与丽娘谈宴,渐磨既久,豁然开朗。

清解鉴《益智录·伍丽娘》

8、淑英的心起先似乎到了绝地,但是如今一下子就发见了一个广大的天空。她的心豁然开朗了。

现代巴金《春》一一

9、元嘉中,有蛮人人此山射鹿,人石穴中,蛮人逐之,穴傍有梯,因上,即豁然开朗,别有天日。

宋张君房《云笈七籤·一一二·神仙感遇传·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