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发扬高尚的美德以化育众心万民。形容办事粗疏简单,马虎草率。
古义:原形容一个人的修养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今义:现多用以形容做事大大咧咧,不谨慎。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战国孟子等《孟子·尽心下》
1、他虽然有点大而化之,不善于办实事,可他却正直、热情、重感情、讲义气,生气勃勃地永不停息。
现当代陆文夫《人之窝》
2、彼佛氏者,岂以吾心之精神为慧通,而大而化之,以致其无尽之极者乎?
明顾悫《无尽说》
3、七律纯用单气转折,又开一派,能多作,则妙境尚当层出不穷。集中此体,是开派之始,尚非大而化之之候。
清俞明震《人境庐诗草·跋》
4、想不到她竟会如此大而化之,本以为至少会从她那里得到一点是非评判,一点安慰。
当代王海鸰《大校的女儿》一七章
5、假如那些旧的是饾饤琐屑,束缚性灵,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大而化之了。
现代朱自清《文心序》
6、伯承最反对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粗枝大叶,大而化之。
现当代邓小平《悼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