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大而化之”详细解释

大而化之 【dà ér huà zh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递进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发扬高尚的美德以化育众心万民。形容办事粗疏简单,马虎草率。

古义:原形容一个人的修养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今义:现多用以形容做事大大咧咧,不谨慎。

大:光大。
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递进关系。
化:感化,化育。
之:虚用,无所指。

# 例句

1、他的办事风格就是这样,大而化之,我的确不太放心。
2、他在此次会议上称要具体入微地关心工人的生活,而不是大而化之认为这是生活小事。

# 成语故事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阐述了他对美的独到见解:“真正的美在于内在的质朴与充实,这种美犹如太阳般充满光辉,不仅能够照亮自己,还能照耀他人。当这种内在的美得到充分展现,并广泛影响众人时,便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成语“大而化之”便源于此,其中“大”意为光大,“而”作为连词表示递进,“化”则指感化。后来,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处理事务时粗疏马虎、不够细致。

# 近义词

粗心大意
粗枝大叶
草率从事
马马虎虎

# 反义词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细针密缕
谨小慎微
认认真真

# 出处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战国孟子等《孟子·尽心下》

# 引证

1、他虽然有点大而化之,不善于办实事,可他却正直、热情、重感情、讲义气,生气勃勃地永不停息。

现当代陆文夫《人之窝》

2、彼佛氏者,岂以吾心之精神为慧通,而大而化之,以致其无尽之极者乎?

明顾悫《无尽说》

3、七律纯用单气转折,又开一派,能多作,则妙境尚当层出不穷。集中此体,是开派之始,尚非大而化之之候。

清俞明震《人境庐诗草·跋》

4、想不到她竟会如此大而化之,本以为至少会从她那里得到一点是非评判,一点安慰。

当代王海鸰《大校的女儿》一七章

5、假如那些旧的是饾饤琐屑,束缚性灵,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大而化之了。

现代朱自清《文心序》

6、伯承最反对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粗枝大叶,大而化之。

现当代邓小平《悼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