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兵无血刃”详细解释

兵无血刃 【bīng wú xuè rè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兵器。
无:没有(跟“有”相对)。
血:鲜血涂沾。
刃:刀剪等的锋利部分;刀口。

# 例句

1、谈判专家经过长时间的斡旋,最终使双方达成了协议,避免了战争,实现了兵无血刃的和平解决。

# 成语故事

《荀子·议兵》中的一段记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统治画卷:“那些近在咫尺的人,对于统治者的善良深感亲近;而那些远在天边的人,对于统治者的贤德则充满了敬慕。甚至在兵器的锋刃还未沾上一滴血液之前,他们就已经心甘情愿地臣服。这样的贤德之名,如同磅礴的江河,流淌至四方,使得天下人皆知其声。”这段记述中的“兵不血刃”一词,后来又演变成了“军不血刃”、“军不血刃”、“兵无血刃”等成语,意指兵器未沾血,即未经过战斗就轻易取得胜利,常用来形容事情顺利达成,无需付出太大的努力。

# 近义词

兵不血刃
兵未血刃
兵不接刃
军不血刃

# 反义词

血流成河

# 同义异形

兵不血刃

# 出处

(虎使人答书曰)主上每矜率土,哀彼民黎,使不战屈敌,兵无血刃。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曹虎传》三〇563

# 引证

1、渠魁授首,余众革心,制胜以谋,兵无血刃。

唐陆势《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

2、收全州而功不逾时,扫馀孽而兵无血刃。

现代萧华《谢试秘书少监陈情表》

3、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扬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

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序传·凉武昭王李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