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避君三舍”详细解释

避君三舍 【bì jūn sān shè】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补充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今义:后指退让和回避。

避:躲,设法躲开。
君: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敬辞。
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叫一舍。

# 例句

1、在面对那位强势的对手时,他展现出了极高的风度,选择了避君三舍,不直接冲突,而是用智慧和策略来化解矛盾。
2、面对挑战,他并未急于应战,而是深思熟虑后决定避君三舍,寻找更合适的时机和策略,这种智慧与耐心让人钦佩。

# 近义词

退避三舍
避军三舍

# 反义词

针锋相对

# 出处

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引证

1、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春秋左丘明《僖公二十八年》

2、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3、但是笑声过后,越想越不是滋味,因为那个夕佳轩主总是不冷不热,避军三舍,实在令人恼火。

当代邢院生《叛女》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