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义:后指退让和回避。
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春秋左丘明《僖公二十八年》
2、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3、但是笑声过后,越想越不是滋味,因为那个夕佳轩主总是不冷不热,避军三舍,实在令人恼火。
当代邢院生《叛女》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