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国泰民安”详细解释

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ā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

国: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泰:平安,安定。
民: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

# 提示

常与“风调雨顺”连用。

# 例句

1、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国泰民安,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局面,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历史上,每当国泰民安的时候,文化艺术就会繁荣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春秋时期,齐国曾一度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年轻的齐桓公,胸怀壮志,决心重振国运,他深知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贤能之士来辅佐自己。于是,他开始四处寻觅这样的人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齐桓公听闻了管仲的名声。管仲,字夷吾,以博学多才、深谋远略而著称。尽管他曾是敌国的官员,但齐桓公深知,真正的贤能之士不应被过去的恩怨所束缚。于是,他不计前嫌,亲自登门拜访,邀请管仲出山辅佐自己。管仲被齐桓公的诚意所感动,决定接受邀请,出任齐国的相国。在齐桓公的支持下,管仲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首先改革了土地税收制度,推出了“按地均税”政策,根据土地的实际产出和农户的承受能力来征收赋税,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接着,管仲又提出了“强军富民”的战略。他主张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鼓励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鼓励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使得齐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外交方面,管仲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原则。他主张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冲突。同时,他也积极抵御外族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逐渐走出了困境,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杰出君主之一,被后人誉为“桓公之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一位英明的君主和一位才华横溢的贤能之士的共同努力。只有他们携手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和战略,才能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寻求合作和共赢的机会,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 近义词

国富民康
政通人和
国富民强
民富国强
民康物阜
河清海晏
海晏河清
天下太平
长治久安
人寿年丰
民安国泰
国安民泰
歌舞升平

# 反义词

国破家亡
兵荒马乱
兵连祸结
内忧外患
狼烟四起
国步多艰
国步艰难
民不聊生
哀鸿遍野
生灵涂炭
炮火连天
烽火连天
金戈铁马

# 同义异形

民安国泰
国富民康
国安民泰

# 出处

每岁海潮大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宋吴自牧《梦粱录·山川神》

# 引证

1、自祖宗以来,九世同居,上托着明君治世,国泰民安,俺一家儿虔诚告祝也。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一折

2、话说大清朝应天承运,奄有万方,一直照着中国向来的旧制,因势利导,果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清曾朴《孽海花》二回

3、建国初,国泰民安,大平原上村村有剧团,寨寨闻锣鼓。

李明性《故园》二一

4、话说国朝嘉靖年间,圣人在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十

5、自从圣上登基,相爷入阁,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近现代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

6、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现代老舍《龙须沟》第一章

7、然而不管怎么说,饱经忧虑的中国人民毕竟盼来了物丰民富,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中国青年报》198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