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习非成是”详细解释

习非成是 【xí fēi chéng sh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习惯于某种错误的做法或说法,就会把它当成正确的。

习:习惯。
非:错误。
成:已定的,定形的。
是:正确,对。

# 提示

用于贬义。

# 例句

1、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加以辨别,很容易习非成是,将一些错误的信息当作真实来接受。
2、由于长期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他习非成是,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3、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保持警惕,避免习非成是,被错误的观念误导。

# 成语故事

汉朝辞赋家、思想家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深刻阐述道:“在喧闹纷扰的市场之中,必有公正之尺以衡其平;面对深奥的书籍,亦需智者为师,以明其义。我们常常因习惯而接受某些事物,即便它们本为谬误,久而久之,这些谬误便似真理般根深蒂固。倘若连谬误都能习以为常,那么真理在面前时,我们又怎能轻易辨识其优越之处呢?”这番话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凝结为成语“习非成是”,用以警示人们,当心在不知不觉中将错误视为正确,从而偏离真理的轨道。有时也作“习非胜是”,强调谬误一旦成为习惯,其影响力甚至可能超越真理。

# 近义词

积非成是
积重难返
习非胜是

# 反义词

正本清源
端本正源
拨乱反正

# 同义异形

积非成是

# 出处

一哄之事,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汉扬雄《法言·学行》

# 引证

1、(颜)师古曰:“旬岁犹言满岁,若十日之一周也。”则又以一岁为旬。遍考书传,总未有以十岁为旬者。世俗习非成是,亦不典甚矣。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三

2、中国数千年来,误此见解,习非成是,并为一谈。

近代梁启超《新民说》八

3、于是习非成是,一若文不用典,即为俭学之征。

现代钱玄同《寄陈独秀》

4、名实相乱,莫矫其失,习非胜是,终古不悟,可悲矣!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

5、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近代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

6、不幸堕此幻象之中,又复局于所处之地位,习非成是,破觚为圆,粉饰回护,幻以生幻。

西汉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