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详细解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shèng míng zhī xià , qí shí nán fù】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转折复句 组合abcdefgh

# 基本释义

基本:名望很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与所享有的声望相称。多用来警惕自己要正确对待名誉,要有自知之明。

盛名:很大的名望。
之:助词。相当于“的”。
下:底部,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
其:代词。他的。
实:实际,事实。
难:不易,困难。
副:相称,符合。

# 例句

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所学校离国家要求的重点院校的应有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 成语故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用以形容某人的实际才能与过高的声誉不相符合;或用以告诫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为人们的赞美称誉冲昏头脑。此典出自《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东汉时期的黄琼学识丰富,名望很高,但他只想做个清高的隐士,不愿出来做官。永建年间,王公贵族多次推荐黄琼,朝廷下令征聘后,他才不情愿地离开了家乡,但称病不进京去。当时,很多有名的人受到征聘后,才发现他们的才能与名望有很大的差异。太傅李固自来敬慕黄琼,希望他能出来做官,用事实证明自己不是那种孤傲自恃、名不副实的人,于是就写了一封信去劝说黄琼。李固在信中说:“如果先生真想以上古隐士巢父、许由等人为榜样,立志终身隐居深山幽谷中,也就算了;如果想辅佐朝政,为民效力,现在正是好时候。自古以来,像唐尧虞舜那样的圣明君主是罕见的,但并非仁人志士就没有用武之地。我曾听人说过,高傲刚直的东西容易折损,晶莹洁白的东西容易受到污染。像《阳春白雪》那样高深的曲调唱和的人必定很少,名声很大的人的才能与事实不一定相符。像近日一些受到征聘的先生,任职前声名太盛,但任职后却显露不出有出色的作为,因此民间纷纷议论处士们纯粹是徒有虚名。愿先生能展示宏才大略,令众人叹服,消除民间不利于处士们的看法。”黄琼听从了李固的建议,到了京城,立即被封为议郎;不久,显露出真才实学,升为尚书仆射。

# 近义词

名实不副
有名无实
盛名难副

# 反义词

名副其实
名实相副
名实相符

# 同义异形

盛名难副

# 出处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 引证

1、可是闯王知兄虚名,推诚相待,献策等又过为吹嘘。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七章

2、我到过一些风景名胜地区,看了之后,有时会感到失望,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累得腰酸腿疼,殊不值得。

现代汪曾祺《从桂林山水说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古人所戒。仆幸平日无籍籍名,今来差得自安拙劣耳,台兄乃复过誉之耶?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答林春信书二首(其二)》

4、常闻语曰:“峣晓者易缺,缴暾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东汉李固《遗黄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