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名实相符”详细解释

名实相符 【míng shí xiāng fú】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名:名称,名声。
实:实际;事实。
相:互相。
符:符合。

# 例句

1、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广受好评,他的才华与名声名实相符,是一位被广大群众认可的杰出艺术家。
2、在学术界,他的研究成果备受瞩目,他的学术地位与他的实际贡献名实相符,令人敬佩。

# 成语故事

据说东汉曹魏官员王修为人正直,先后在曹操帐下担任过司金中郎将,后来迁升为魏郡太守。他在治理地方时,惩治豪强、赏罚分明,减轻人民的赋税,深得百姓的爱戴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王修曾向曹操建议道:“修闻枳棘之林,无梁柱之质;涓流之水,无洪波之势。是以在职七年,忠谠不昭于时,功业不见于事,欣于所受,俯惭不报,未尝不长夜起坐,中饭释餐。何者?”这段话中,王修以“枳棘之林”和“涓流之水”来借指自己的才能和地位,并在曹操面前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在职七年却还没有得到升迁的愿望。曹操在看这封信后,就回了一封叫《与王修书》的信给他,信中写道:“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曹操认为他应该修身养性、品行高洁,等到名声传遍了整个州府,他的忠诚与才能就会被世人所美谈,并赞誉王修名副其实,远超出一般人。不久后,曹操便升王修为魏郡太守。这就是成语“名实相副”的由来,表示名声或名称跟实际相符合。也作“名副其实”“名实相符”等。

# 近义词

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名下无虚
名实相副
名实相称

# 反义词

名不副实
有名无实
徒有虚名
徒有其名
名实不副

# 同义异形

名实相副

# 出处

斯乃名实相符,亨达自任,得以惟圣作则,为官择人。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 引证

1、我以为几个人所住的房子,应当称为‘天然疗养院’,才能名实相副。

现代沈从文《八骏图》

2、假如清明植树能名实相符,每人每年在祖墓旁边,种一棵小树,不到十年,我们中国也到处有了葱蔚的山林。

现代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三》

3、明帝在位三年,能奋发有为,亲除大憝,不可谓非英主。谥法称明,却是名实相符。

近代蔡东藩《两晋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