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顾后瞻前”详细解释

顾后瞻前 【gù hòu zhān qiá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意思是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顾:回头看,泛指看。
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瞻:往上或往前看。
前: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

# 例句

1、他做事总是顾后瞻前,每一个决策都要反复推敲,确保不会出错。
2、在投资市场上,她总是顾后瞻前,仔细分析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收益。
3、老师教导我们,在做研究时要顾后瞻前,既要关注当前的数据,也要考虑长远的影响。

# 成语故事

屈原,身为战国时期的楚国重臣,曾身居司徒高位,深受重用。然而,当楚怀王决定与秦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屈原洞察到秦国的险恶用心,坚决反对这一决策。遗憾的是,楚怀王被谗言所惑,将屈原贬至楚国的西北边陲汉北。尽管身处偏远之地,屈原的爱国情怀却丝毫未减,他深深忧虑国家的未来,并创作了《离骚》这篇著作,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爱国之情。在《离骚》中,屈原以古代君王为例,阐述了君主应有的德行。他提到了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他们背离正道,残害百姓,最终导致国家的覆灭。而商汤、大禹、周文王和周武王等贤明君主,他们治理国家时恭敬谨慎,遵循正道,使天下太平。屈原因此得出结论,作为统治者,必须善于选拔贤能之士,恪守规矩,公正无私。他强调“瞻前而顾后”,意味着在做决策时,必须全面考虑,既要看到未来的可能性,也要顾及当前的实际情况,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周密性,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望。

# 近义词

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瞻前顾后

# 反义词

斩钉截铁

# 同义异形

瞻前顾后
瞻前虑后

# 出处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战国屈原《离骚》

# 引证

1、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三回

2、子茕茕而势岌岌,幸有刘贤配,能顾后瞻前,居中制外。

明李开先《闲居集·七·听选官高君合葬墓志铭》

3、而其出洋之船,一至夷界,则畏英夷之强,顾后瞻前,势所难免。

清林则徐《林则徐集·奏稿一〇·责令澳门葡人驱逐英人情形片》

4、塞远城迴,河穷路绝,顾后瞻前,形孤影子。

唐李商隐《为李郎中祭舅窦端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