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褒贬褒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曾经经历过大海的风浪。
比喻:比喻见过大世面,眼界开阔,经验丰富。也比喻见识广博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 例句
1、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她曾经沧海,见多识广,对于这次的小型新闻发布会,她显得格外从容不迫。
2、这位商界巨擘在年轻时就已周游世界,拓展业务,如今面对市场上的小风波,他总是淡然一笑,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毕竟他已经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 成语故事
孟子的话里,讲了一个孔子登太山的故事。孔子先登鲁国东边的一座小山,在山上看鲁国的地方就觉得鲁国小了;后来又去登了太山。到了山上放眼看四周,觉得整个天下都小了。孟子引用孔子登太山的故事说了一个道理: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和他谈论细流的水;跟着圣人在一起生活的人,也就很难和他谈论诸子百家的观点了。看水有看水的方法,那就是看它的波澜,日月有光明,就要知道它是发光体,发的光亮照到能照到的地方。
# 引证
1、辨酸咸于味外,公等洵是妙人;感物理之无常,我亦曾经沧海。
清舒元炜《红楼梦序》
2、一时便觉得那香的气味,有些钻鼻刺脑,请教一个曾经沧海的十三妹,这些个玩意儿可有个不在行的?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三一
3、你放心,“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什么大风大浪都经过了,受得起打击。
当代高阳《草莽英雄》下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诗五首(其四)》
5、他自己很明白这不是未曾经验者的虚怯,而是曾经沧海者的惟恐自己又不能扮演成恰到好处的那种太负责的焦灼。
现代《追求》七
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战国《孟子· 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