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等身 【zhù zuò děng shēn】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所写的作品摞起来跟他的身体一样高。形容著述很多。
著: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
作:文艺方面的成品。
等: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
身: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
# 例句
1、张教授一生勤奋耕耘,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是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2、李作家用他的一生书写着对文学的热爱,他的书房里摆满了著作等身的书籍,每一本都是他心血的结晶。
3、王博士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论文和专著著作等身,对后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成语故事
宋朝南皮(今属河北)人贾黄中,六岁时就应童子科考试,结果被录取了,人们称之为神童。他十五岁那年, 金榜题名, 考中了进士。他怎么会很早就成名的呢?据说, 是他父亲贾玭(pin)管教严格的结果。贾玭, 原也是进士出身。贾黄中小时候, 贾玭每天都布置儿子诵读一段课文的任务。布置多少呢?贾玭是这么做的: 叫贾黄中立正着, 将课文的篇幅展开来, 用来量他的身高, 身高多少, 就每天要读多少高的文章。因此, 人们称之为“等身书”。显然, 每天贾黄中读的文章是很多的。
# 出处
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元脱脱等《宋史·贾黄中传》
# 引证
1、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
现代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2、茅盾同志著作等身,我将再好好地去读,并永远向他学习。
现代丁玲《悼念茅盾同志》
3、公自盛壮登坛,老于战阵。干戈既靖,轻裘缓带,日与宾客饮酒赋诗,著作等身。
清李因笃《梁敏壮公崇祀名臣祠碑》
4、地山见多识广,著作等身,关于他学术方面的作品,我是个门外汉,不敢妄赞一词。
现代冰心《忆许地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