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火树 【yín huā huǒ shù】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例句
1、节日的广场上,处处银花火树,光彩夺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 成语故事
睿宗皇帝是唐朝一位以享乐著称的君主,虽然他只在位短暂的几年,但每逢佳节,他都会倾尽物力人力进行盛大的庆祝。
特别在每年的正月元宵夜,他会命令扎起高达二十丈的灯树,并点燃五万多盏灯,这些灯树和灯光被称为“火树”。诗人苏味道被这一盛景所震撼,便以此为题创作了《正月十五夜》一诗。
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这四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象:灯火辉煌如同火树银花,城门大开如同银河上的星桥,人们骑马驰骋,尘土飞扬,而明月则追逐着人们的脚步。“火树银花”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这一成语现在常用于形容繁盛的都市或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的灯光灿烂的场景。
# 出处
春漏逢欢恐不深,银花火树粲成林。酒中和乐无穷味,烛里光明一寸心。
南宋魏了翁《鹧鸪天·次韵刘左史自和去年元夕词》
# 引证
1、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2、银花火树如人艳,璧月珠星此夜圆。
明柳如是《柳如是集》
3、银花火树,光焰竞出。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北录》
4、到了黄昏时候,城中银花火树,一色通明。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
5、便殿前头竿百尺,彩绳高系青天上;银花火树齐开张,珠斗明星尽奔放。
清汪懋麟《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